6月8日下午,曲阜师范大学档案馆与地理与旅游学院在会馆2103联合举行2018年"国际档案日"主题座谈会。档案馆馆长李敏红、地理与旅游学院党委书记胡长春出席会议,地理与旅游学院30几名学生代表同时参加了会议。此次座谈会旨在通过同学们交流档案故事,让"档案"走进同学们心中,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档案对于国家、社会、个人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记录原始资料、归档并保存的好习惯。
曲阜校区科技实验大楼电子屏连续两天滚动显示“国际档案日”主题标语
日照校区会馆电子显示屏滚动显示“国际档案日”主题标语
座谈会上,胡长春书记谈了自己对档案工作的认识与体会。他就档案对国家、工作、个人三个方面阐述了档案的重要作用。对于国家而言,他提到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确定离不开历朝历代史官对档案的记载与留存,对南海仲裁案和南京大屠杀等历史史实都是依据大量真实有效的档案资料作为铁证来向世界公布的。同时,他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谈到教学评估、校史馆建设、曲师大校报的编写校订等工作都与档案息息相关。甚至每个人从出生到上学再到工作,都离不开档案材料的凭证,档案俨然成为了工作生活的一张通行证。
李敏红馆长针对"国际档案日"的主题:治理、记忆和遗产展开发言。她首先谈到档案在国际和边境安全治理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她引用中国传统音乐《二泉映月》等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例子,强调档案是一种永恒的记忆,是一份重要的文化瑰宝,并向同学们介绍了我国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13份纸质与音像文献。她提醒同学们在现代生活中建立清晰完善的档案资料对每个人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因此,在填写个人档案信息资料时,特别注意慎重,填写要求准确无误,如避免姓名中运用同音字等,避免造成今后工作与生活中不必要的麻烦。
地理与旅游学院的学生代表用图片档案讲述自己的成长过程
会上,地理与旅游学院的10位学生代表也采用多种形式分享了他们对档案的理解与档案故事。朱国衡同学采用图片的方式介绍了自己的成长经历,荀志远同学查阅大量资料,讲述了档案的发展历程。还有的同学就自己的家乡教育历史、高中学校的历史和曲师大的历史与大家进行了交流。会议气氛活跃,大家受益匪浅。
最后胡书记进行了总结发言,他首先对李敏红教授邀请地理与旅游学院共同举办此次座谈会表示感谢,并对同学们在本次座谈会上的精彩表现予以赞扬和肯定。他相信通过此次座谈会同学们对档案会有更加深刻地理解,会在学习工作中注意档案的积累与保存。李馆长也对同学们的认真准备表示感谢,并呼吁同学们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档案意识,建立健全自己的档案,丰富自己的人生记录。
座谈会举办得非常成功,促进了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同学们意识到档案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每个人的学习与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让"档案"真正走进我们心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