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诸位同仁:
今天,我们汇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烟台,召开山东省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会高校档案管理专业委员会2019年年会。首先,我代表研究会向与会的各位领导、诸位同仁表示诚挚的欢迎和敬意!
山东高校档案管理专委会成立以来,得到了省档案局、省教育厅和研究会各团体会员单位(高校)领导及其各高校档案工作部门的支持与协助。本次年会由烟台大学承办,烟台大学主要领导和分管高校档案工作的领导高度重视,尤其是烟台大学档案工作部门为年会的召开做了大量工作。值此,我代表研究会一并表示由衷的感谢!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国际形势正发生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去年6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则指出:“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的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显然,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而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由于“人类再次站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我们面临的国内外情势更加复杂,各领域演进趋向更加变幻,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与理性探讨,并深刻剖析与战略研判。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审时度势,立足现实,放眼未来。要加强政治建设,保持清醒头脑,增强识见;要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拓展视野,振奋精神;要把握正确方向,时刻牢记使命,勇于担当;要树立必胜信心,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为了在新时代推进高校档案工作,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召唤、发展的需求,以满腔的热情、过硬的本领,高标准、高质量地把我们肩负的新时代高校档案工作任务完成的更有成效,更有特色。
时代在前进,发展在加速。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发展加速的变化,我们要更好地借助山东省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会作为省级先进学会、省内一流社团,为全省高校档案工作部门搭建的工作交流与学术研讨平台,不断相互启迪、交流互鉴,不断加强合作、推陈出新,共同为山东高校档案工作增光添彩、再创佳绩,努力为“高教强省”建设和高校综合改革、双一流建设与内涵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下面,我联系当今国内外情势与演进趋向,并结合近期自己的一些认识与思考,谈几点想法和建议。
其一、说“新”。我们步入的新时代,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也处于一个虽有诸多挑战却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面对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需要新思想、新理论把关定向,需要新理念、新思维引路导航,以适应新时代新部署新要求。因此,处在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征程中,各专委会、工委会作为省级学会的分支机构,应有新思路、新方略、新举措。我们要按照中央以及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的部署和要求,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从广大团体会员单位的实际需求出发,创新办会的形式和活动方式,拿出切实可行有创意有新意的方案,使各分支机构举办的会议和开展的活动,既符合上级的要求,又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希望能在交流互鉴中得到启发而有益于大家解决工作中的困惑和问题,并能在学术研究中得到领悟而有助于大家把握思想、理念、原理、观点、理论、学说和研究方法、材料发掘等。进而让大家通过参加本会召开的会议、举办的活动,视野更开阔,思想更活跃,并能使大家以新姿态、新境界,展示新风貌,树立新形象;以新理念、新作为,开创新局面、取得新业绩。这里说“新”,强调了要适应新趋势、新特点,目的在于强化创新、提升适新力。
其二、说“学”。我们步入的新时代,新一代人工智能已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正在深刻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目前发布的《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报告中指出,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市场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将对学习方式、学习机会、学习质量等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为教育公平、教育决策、教育政策、隐私,伦理等提出新的挑战。最近的一项全球评估显示,到2030年有30%的工作活动可以实现自动化,而受到影响的三类人员中就有管理者。由于人工智能及其他前沿技术,正在促使人类需要利用特有的创造能力、社会情感能力和人际互动的高技能工作数量日益增加。因此,教育和培训体系需要预知这些变化,以帮助人们获取人工智能时代取得成功的工作本领与技能。新时代,人工智能对未来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既创造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新趋向和新课题,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兴学习之风”的要求,从做好新时代各自工作的需要出发,广泛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视野,全方位提升理论水平和能力素养。为此,要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久的战略眼光来规划我们的学习,大力推动我们的学习朝着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行,尽快使我们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新时代,我们需要坚韧不拔的富有探索精神地学习,勤奋学好理论,学好技能,学好经验,学好方法;需要坚持不懈地提高认识,改进学风,推进我们的知识,技能,实践与道德、情操、价值观协同发展。希望我们今后要很好地借助本会为大家提供的理论学习研究和学术研讨普及的平台,群策群力,共同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强化学术素养充实自我,提高理论修养丰盈内在,更好地推动我们所从事的工作跃上新台阶,并推进我们的研究多出优秀成果。这里说“学”,强调了要应对新智能、新拓展,目的在于增强学养、提升学习力。
其三,说“用”。我们步入的新时代,不仅要加强学习、提高学养,更要充分认识“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我们要坚持学以致用,立足自身的工作定位和特点做到学用结合、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如何在“用”上见成效、谱新篇?我认为,要做到“四用”,即用心用情用功用力。用心,要体现在专心、精心、贴心。不仅要全心全意,而且要同心协力,还要让组织放心、让服务对象暖心。用情,要体现在合情、热情、深情:既要情真意切,也要情同手足,并要让人心甘情愿。用功,要体现在功能、功夫、功效;非但不可功亏于篑,反而要功成不居,且能做到不揽功诿过。用力,要体现在奋力、尽力、勠力,一方面要集中精力,一方面要全力以赴,更要汇智合力具有竞争力。实践证明,要工作出彩,必须团结一心,专心致志;必须充满激情,富有情怀;必须练好基本功,肯下苦功夫。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新时代有新目标、新要求,也有新情况,新问题。我相信,只要我们做到用心用情用功用力,不懈奋斗,不断创新,就能出色地完成我们所担负的工作任务,就会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这里说“用”,强调了要立足新目标、新实践,目的在于主动担当、提升应用力。
谢谢大家!